返回栏目
首页人物 • 正文

薄连明:TCL早就跑通了OLED 但难解成本之困

发布时间:  浏览: 次  作者:一舒

  在2016 IFA展会期间,《中国电子报》记者在德国现场采访了TCL集团总裁、TCL多媒体首席执行官薄连明。薄连明对于华星光电11代线、TCL上半年财报以及下一代显示技术等问题,进行了详细的解答。
 
  华星光电11代线聚焦65英寸以上大尺寸屏切割
 
  “做显示产业,如果光聚焦一代线,做一种产品是不行的。”TCL集团总裁、TCL多媒体首席执行官薄连明向记者强调。
 
  8月29日,TCL集团发布公告称,旗下华星光电将在深圳市投资465亿元建设第11代TFT-LCD及AMOLED新型显示器件生产线项目。11代线是截至目前全球液晶面板最高世代线。
 
  薄连明表示,TCL从一开始做T1的时候,就希望做全球有竞争力的显示产品。所以,TCL不可能只局限于做8.5代线,而是大尺寸、小尺寸、OLED、柔性显示等都要做。本次华星光电11代线的投资决策,实际上早在其做8.5代线的时候就已经做出了决定。
 
  “做实业,要么就要做到资产非常轻,要么就把资产用的很重。两个方式都能建立竞争门槛,要么是品牌门槛,要么是资产门槛。而TCL作为将产业链垂直整合作为战略的企业,必须把产业链做深做透,形成资产投入门槛。”薄连明指出。
 
  过去,三星和LG是通过产业链垂直整合以形成竞争门槛的典型企业。其在液晶面板、半导体等上游的投入,都是其一直以来能够排在世界前列的最重要的原因。TCL想采取的也是同样的战略。通过新的投资带动技术一步步向前推进。
 
  “我们就要坚定不移地往下走。虽然我们战略实施的时间与三星、LG相比较短,但不代表不能后来居上。”薄连明说。
 
  据记者了解,本次华星光电的11代线,将于今年年底开工建设,经过两年多的建设期,到2019年实现真正量产。届时,该11代线将重点面向65英寸和75英寸的大尺寸屏切割。
 
  薄连明认为,随着各国经济发展水平的逐步提高,大尺寸化将是未来电视产业的重要趋势,55英寸以上大小的显示屏将成为未来的主流。而目前的8.5代线想做大尺寸,必须通过混切,并不经济。而11代线做这样的尺寸则可以实现纯切,更具备成本优势。
 
  TCL下半年利润可期
 
  面对TCL上半年的财报情况,薄连明的解读是,在销量上TCL的表现超出了期望。今年1~8月,TCL海外业务销售同比增长50%以上,品牌业务8月出货量就超过200万台,预计本月底将实现240万台出货量。
 
  由于上半年屏的价格下降,遇上竞争对手不计成本低价销售,激烈的竞争直接导致产品平均单价的大幅度降低。因此,从财报上看,虽然销量在增长,但均价下降,导致TCL的毛利率也有所下降。
 
  不过,薄连明向记者透露,这一情况将在下半年发生改变。主要原因是屏的价格上升,为实行价格战的企业增加了巨大的压力。
 
  他预计,随着成本的下降、产量的增加和均价的上升,华星光电对TCL利润的贡献会大幅度好于预期。华星光电的月产能有可能在10月份突破历史最高点,其中T1的月产能将达到155K,成为全球单一产线产能最大的8.5代线。
 
  下一代显示技术看重量子点技术
 
  做为两年前第一家推出量子点电视的企业,TCL一直坚定地走在量子点技术的道路上。在今年的IFA展上,三星也在明确地推广量子点技术,并将量子点电视与OLED在对比度、亮度、色彩饱和度等多个维度进行对比。
 
  薄连明表示,TCL在下一代显示技术上还是更看重量子点技术,但也并不排斥OLED技术。这两种技术都是显示技术的发展方向。
 
  但他也指出,从目前的情况来看,量子点电视的成本更低,不管是色彩饱和度、亮度还是还原度方面都超过OLED。他认为现在是量子点技术普及、推广、应用的重要时间。因此,TCL的中高端以上电视基本都在推广量子点技术。
 
  量子点电视的前景也可以从其制造基础来判断。目前,全球最大的投资热点还集中于LCD液晶电视面板领域,而量子点电视从原理上来讲,正是基于液晶电视之上的。而OLED已不是液晶电视,目前技术也还不成熟。
 
  薄连明透露,TCL早已在实验室和实验生产线上跑通了OLED技术,但无法解决成本难题。以目前OLED真空蒸镀的工艺来看,良率低、成本高、寿命短,而且长期点亮也是OLED的一个技术难题,如果连续点亮容易出现残影。对于目前在手机上的应用来说,OLED不用面临手机长期开机,所以残影影响不大,但对于电视来说,残影将会是硬伤。
 
  而且,OLED的优点在于黑的时候非常黑,但对于真正的电视应用场景来看,真正需要全黑不发光的电视内容非常少。
 
  “在这个阶段,TCL会坚持做液晶量子点电视。”他说。
 
  另外,他指出,OLED的未来出路将在印刷显示,必须将OLED工艺改成印刷式的,才有可能降低成本、提升良率、迎来OLED技术的普及。

    相关文章Related

    返回栏目>>

    扫一扫,关注“商显世界”公众号


    扫一扫,关注“视频号”

    备案号:粤ICP备18062847号

    版权所有:深圳市商用显示系统产业促进会

    投稿邮箱:b2bdisplay@b2bdisplay.com

    合作咨询:0755-26005651 / 26948756